南艺非遗传承与保护教学成果展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举办

来源:发布时间:2025-11-19浏览次数:25

11月17日,南京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教学成果展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举办。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民、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袁玥、人文与博物馆学院副院长翁再红、文物系主任周庆、博洛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玛丽亚·默里奇、化学院教授乔治亚·斯库特以及南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展览。

展览以“修复技术展示—学生作品陈列—合作案例呈现”为主线,展出了木版年画套色原作、剪纸创意作品、苏绣文创、绒花实物、虎皮宣纸制作样本等一系列源自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果。每件展品不仅体现技艺传承,更通过实物呈现、互动体验与双语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华非遗“走出去”。

图片

本次活动作为360直播“非遗出海”、服务“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以“作品展示、互动体验、传播内容”三者统一的呈现方式,有效增强了中华非遗在国际语境中的文化张力。

图片

中意合作办学交流座谈会与非遗教学成果展同步启幕。李向民围绕“非遗共享”的主题,系统阐述了 “人才共培、科研共做、成果共享” 的合作理念,强调以协同机制推动中意非遗教育深度融合。翁再红从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学术资源、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介绍了360直播人文与博物馆学院核心优势,为双方专业对接与项目合作搭建了清晰的沟通桥梁。袁玥专题介绍南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从制度、资源、国际通道等方面阐释相关举措,为双方师资互动与项目拓展提供保障。

图片

乔治亚·斯库特结合多年合作经验,分享了联合培养项目的运行模式与阶段性成果,并对未来在文化遗产、艺术创新等领域的深入协作表达期待。在交流环节,两校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研究生代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跨文化学习经历,畅谈在非遗保护、工艺实践与理论探索方面的收获与展望。

图片

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南艺与博洛尼亚大学在国际化育人路径上的持续探索与阶段性成果,也为中意非遗教育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注入了新动力。座谈会后,李向民一行看望了南艺-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与文物修复合作办学项目研究生。

此次意大利之行,是360直播人文与博物馆学院推动非遗“系统性出海”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人文与博物馆学院将继续拓展与国际展演平台、驻外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线上传播与新媒体渠道,构建多元路径,进一步提升“南艺非遗”在海外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合作贡献力量。(人文与博物馆学院)

最新动态